
房價高得驚人,許多正值成家立業的千禧世代早放棄買房,然而隨著房價飆漲、利率上漲,經濟蓬勃發展,租金也大幅上漲,現在千禧世代不只買不起房,發現連房子都快租不起。
年齡介於 28~43 歲的千禧世代很早就知道,如果沒有父母幫忙,永遠無法買房子,可能終生租屋,大部分薪水都花在租金,且這幾年房價大漲,升息增加房東貸款負擔,所有房主都提高租金,不只大城市房租飆漲,連鄉下地區房租都在上漲,試圖把好幾年凍結的租金一次漲回來。
美國也是一樣,外媒報導一名波士頓千禧世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的租屋困境,原本他的月租金是 2,600 美元,現在她的房東想要 3,444 美元,他吶喊稱這是波士頓,不是紐約。另外一名住在喬治亞州第五大城薩凡納的用戶稱房租從 1,300 美元漲至 1,800 美元,苦稱「我不需要太多的快樂,我只想活得舒服」,但現在因工作過度和工資過低,讓他一直覺得精疲力竭。
三大極端因素才能扭轉負擔危機
千禧世代一直是最倒霉的一代,2008 年後災難性的就業市場,讓他們剛步入社會就陷入困境,而金融危機的持久影響,導致千禧世代持續面臨薪資下降的問題。正當他們進入購屋和組建家庭的高峰年齡時,住房負擔能力正處於 40 年來的低點,抵押貸款利率接近 40 年來的高點。
專家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他們是第一代在財務健康方面全面比父輩表現更差,有前幾代人沒有的大筆學生貸款、巨額醫療費用、信用卡債務和低工資,還與美國經濟流動性整體下降戰鬥。房地產專家表示,千禧世代正處於完美風暴,需要同時解決一系列財務困境,他們無法儲蓄,出現意外成本時會導致重大問題。
千禧世代要能從衰退經濟蓬勃發展,需要大幅提高薪資。美國住房市場專家估計,房價太難承受,以至於收入需增加 55% 與價格保持同步。否則就是房價暴跌 35% 或抵押貸款利率下降四個百分點,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承受能力。
買不起房影響整體經濟觀感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表示,此世代人對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屋前景感到焦慮,影響對財務和經濟的整體看法。他解釋,擁有住房涉及對經濟更深層的感受,尤其對年輕人來說,如果買不起房子,經濟普遍思考都會受影響,包括工作、收入、淨資產。
美國銀行研究發現,對千禧世代來說,擁有住房比同齡父母更重要,原因是歷經過金融危機,認為有房子是免受經濟動盪影響的保障之一。如果未能解決困擾美國住房的負擔能力危機,這些「已感覺被剝奪公民權」的年輕人將對經濟失去信心。
- Millennials have been priced out of buying homes, and are venting that they can’t afford rent either
- ‘Disenfranchised’ millennials feel ‘locked out’ of the housing market and it taints every part of economic life, top economist Mark Zandi says
- The US housing market is so expensive that incomes would have to spike 55% for it to be considered affordable, industry exec says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