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的航空新戰場:長程航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9 日 0:00 | 分類 航太科技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低油價的航空新戰場:長程航線


1 月,法國土魯斯的空中巴士組裝廠。這裡是空巴噴射客機的最後一道組裝線。約 30 架最新型中長程客機 A350-900(以下簡稱 A350)正進行組裝,其中一架機尾,已漆上國人眼熟的豔紅梅花標誌。這是華航領先國內,首次引進的新機種,也是 10 年來其最大一筆的投資。

近期國際油價來到 12 年低點,竟讓亞洲的天空,變得異常熱鬧。

民航局預估,2016 年將是台灣民航史上,國籍航空新機引進最多的一年。國內四大航空都在買新機,加上威航、虎航等,新購飛機將近 35 架,不少業者因此都有新開航線及增班規畫。

 

成本降,飛香港免燃料費

A350 為國內首度引進最新機種,總計 14 架將於未來 3 年陸續交機。華航表示,運能將提升 1 成。

上述的變化並非偶然。佔營運成本約 3 成的燃油成本不斷下滑,導致機票價格更便宜,這使 2015 年台灣民航旅運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比近年來最低點 2008 年增長 64%。對手競相投入,競爭變得更激烈,航空業有更積極的購機與拓展航線策略。

華航董事長孫洪祥接受專訪時直指,新機隊加入是華航未來 5 到 10 年轉型的關鍵。

他說,外界看油價低對航空公司是利多,但其實這也創造出更多競爭者。華航選擇的是,藉由新機隊開發長程航線。孫洪祥指出,目前台灣航空公司飛歐美、紐澳等長程線的比重不到 1 成;但持台灣護照已可免簽到包含美國、歐盟在內的 161 國,如果亞洲都玩透了,長程線價格越來越親民,長程市場有其發展潛力。

「不只長榮、國泰,中國飛歐洲也是……這幾年都往歐美、紐澳跑。」

這是場無人能迴避的戰爭。全球最大國際線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2 年前搶進台灣時,就打出飛歐洲來回僅 2 萬多元的親民策略,日前也祭出波音 777-300ER 客機往返台北及杜拜。被評為「歐洲最佳航空公司」的土耳其航空,具備中轉歐洲各地優勢,也一度掀起台灣赴土耳其旅遊熱潮。

身為消費者,低油價讓產業競爭更激烈,這是好事。今年 1 月,民航局再度調降國際線的燃油附加費,創近十年來新低。長榮、華航跟進香港,2 月起台港往返航班不收燃油附加費。

但身為投資人,低油價,卻不保證航空股票一定會漲。

華航、長榮 2015 年獲利可望創下近 3 年新高,依照華航歐洲地區處長歐陽應祈估計,若油價由目前 30 美元回到 50 美元水準,A350 投入長程線機隊後,因為省油,估計將增加 20% 的獲利空間。

 

股價跌,砸錢購機吃掉獲利

但近一年來,航空雙雄卻有超過 2 成的跌幅,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很多。

第一,這些獲利並沒有拿來配發現金股息、回饋股東,被拿來投資挹注本業,採買新機,以打航空大戰。如華航近年斥資 5 億元成立修復工廠,長榮今年也將擴張維修產能,轉投資航空零組件。

第二,股價看的是未來性,凱基投顧分析師王光毅分析,航空股獲利率不高,受油價影響極大,若後續油價漲一倍,勢必衝擊其獲利。

王光毅推算,以陸客一年來台 400 萬人次來看,搭國籍航空約 200 萬人次,假設陸客一年少掉三分之一,一年將少掉 6、70 萬名陸客,對國內航空業影響不小。

低油價時代,或許,買進一張機票,反而比買一張股票,是更划算的投資。

(作者:林淑慧、陳筱晶;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首圖來源:Flickr/Michael Rehfeld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