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追捧生技股的 3 大迷思,回歸合理評價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4 月 06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破解追捧生技股的 3 大迷思,回歸合理評價


市場上常常聽到很多分析師喜歡說,美國 NBI 生技指數又創新高,所以台灣生技股……」隨著新藥股王浩鼎的掛牌,及 NBI 生技指數再創新高,受去年 8 月「基亞事件」衝擊沉寂一段時間的台灣生技股,又有活蹦亂跳的跡象。

當投資人對生技股再度懷抱希望之時,台灣工銀波士頓生技創投董事長李明亮特別提醒,一個產業走到成熟之前,都會經歷過泡沫,因此,「別衝太快,還是要投資真的有實力的公司,而不是跟著市場的風潮走。」

瑞銀投信副總裁張繼文指出,美國生技指數已經走了 3 年多頭,這一次指數漲破 3800 點再創新高,帶動了整體生技績效水漲船高,但台灣生技環境與美國卻不能相提並論。

 

迷思 1:NBI 生技指數創新高,台灣生技股將補漲?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這一波美國生技熱潮主要是面對專利斷崖和低利環境,特別是今年以來的購併平均金額,已超過 5 年的水平,預估未來購併金額將持續增加,熱潮延燒,帶領著生技指數不斷走強。

關鍵是,即使生技指數走高,但目前預估本益比為 17.3 倍,仍低於長期平均的 18 倍。但回頭來看,台灣生技產業的環境,並不同於美國,法人拿出生技業的財報數字,市場上最熱的浩鼎,2013 年每股虧 2.9 元,去年虧 4.3 元,IPO 第一天衝上 378 元,坐穩新藥股王寶座;寶齡去年每股盈餘也賺不到 1 元,但股價也有 200 多元;智擎 2013 年每股虧損 1.26 元,2014 年直到第 3 季才開始轉虧為盈,但股價也在 200 元以上。

美國與台灣生技產業兩相比較下,是誰被低估了?誰被過度的期待?本益比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迷思 2:浩鼎掛牌帶頭衝,生技股將有大行情?

自去年 8 月基亞事件後,台灣生技股慘遭嚴重的本益比修正,因此有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背書、超級大股東的尹衍樑加持及享譽國際的生技專家張念慈擔任董事長的浩鼎,很自然的就成了投資人寄託希望之所在了。

但有一位法人提出不一樣的想法,他認為,過去在電子業常會透過強勢股的帶動,激勵整體族群比價效應,在邏輯原則上是說得通的;比方說,蘋果業績好,股價創新高,台灣的蘋果供應鏈大致上也都能繳出漂亮的成績單,進而拉高本益比。但是,如果說生技業要靠浩鼎拉抬比價效應,邏輯上恐怕會有問題。因為台灣的新藥產業,每一家公司選擇的藥品種類不同,個別的新藥研發進度不同,都是單一獨立個體,很難像蘋果供應鏈一樣,放在同一個平台上比價。

因此,即使是浩鼎新藥研發有了重大突破,仍不等於其他新藥公司也有同樣的好消息,更何況有些生技產業是醫材、或是藥廠公司,業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因此評價新藥產業,終究應該回歸每一家個別公司的基本面,投資人如果要投入,還得多關心這家公司的新藥研發進度,獨立研判,千萬別受市場所謂「浩鼎領軍生技股行情」之類的說法迷惑。

 

迷思 3:高階醫材評價,與新藥股相提並論

資本市場除了對新藥有無限想像力之外,最近投資人連對高階醫材也都充滿憧憬,賦予和新藥一樣的評價。

頂著生技教父的林榮錦,醫材授權王張有德及上智董事長張宏仁所打造的高階醫材益安醫,才剛登錄興櫃市場就讓市場瘋狂,股價一路衝上 279.99 元,連帶著也讓投資人對邦特、聯合、鐿鈦、安克、紅電醫等都產生了比價空間的想像。

但法人語重心長地指出,益安的資本額才 3.89 億元,去年每股還虧 5.96 元,每股淨值為 8.2 元,連票面都不到,市值卻已經來到百億元水準,市場確實有熱過頭的情況。

「把醫材股當新藥股看待,用類似的評價模式,並給予充滿想像力的本益比,這是很有問題的。」日盛投顧的生技報告就提醒投資人,醫材的商業模式與新藥完全不同,醫材開發期短,授權金額普遍較小,在預付款階段已經認列 90%。

相較之下,新藥開發期動輒 10 年以上,授權金額普遍較高,預付款僅認列 5 至 10%,由於相對風險高,給予的想像空間也相對較大。因此,醫材的評價模式,居然出現新藥所隱含的本夢比,這是非常不適宜的過熱想像。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