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或預警?1930 年代大蕭條前危機近來重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22 日 14:5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巧合或預警?1930 年代大蕭條前危機近來重演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似乎是遙遠的過往回憶,不過經濟學家警告,當前與 1930 年代似乎有相似之處,是否預示全球金融體系瀕臨地震式大斷裂,全球化不保,將倒退回保護主義盛行年代?

MarketWatch、路透社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首席經濟學家 Claudio Borio 探討大蕭條成因,發現全球情況與當時有類似之處。傳統觀點認為,大蕭條是美國當局未能阻止國內貨幣供給崩盤造成。此一解釋過於狹隘,當年新興市場──拉丁美洲和中歐身處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制度設計欠佳、難以控制的資金流向、原物料崩盤、歐洲銀行問題等都是導火線。

1920 年代實行金本位制,英美公債能像黃金一樣,用於央行間的外匯交易,鼓勵國際借貸。美國為了追求殖利率,借出大筆資金到拉美、中歐。但是 1928 年聯準會(FED)升息,美國資金回歸本土,原物料價格又大跌,新興市場陷入危機,1930 年不少拉美國家被迫貶值並宣布倒債。危機隨後蔓延到奧地利、德國、英國。可是美國為了阻止黃金外流,1931 年逆勢升息,結果引爆銀行擠兌,美國終於感受到大蕭條的可怕威力。

與當前情況對照,已開發國家也大幅借貸給新興市場,近來資金才轉向撤出。保護主義在歐美抬頭,對中國鋼鐵課徵懲罰性關稅。儘管如今沒有金本位制,不少國家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也被視為難以持續,這些因素都是令人憂心的警訊。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teven Pisan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