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加密貨幣挽救通膨危機,委內瑞拉總統正敲響經濟喪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2 日 9:00 | 分類 國際金融 , 數位貨幣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想靠加密貨幣挽救通膨危機,委內瑞拉總統正敲響經濟喪鐘


位於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目前正面臨嚴重的供貨膨脹危機,委國政府為了要穩定經濟,做出一連串史無前例的舉動,將現有貨幣與先前發行的加密貨幣石油幣(Petro)掛勾,並推出新貨幣「主權玻利瓦」(sovereign bolivar),導致現有貨幣玻利瓦(bolivar)大幅貶值 96%,分析師認為此舉並不能幫助玻利維亞扭轉困境,稱這根本是一場騙局罷了。

發行新貨幣與石油幣掛勾,救得了垂死經濟嗎?

「我想要國家復甦,我有解決辦法,相信我。」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上週在全國電視演說信誓旦旦的說。

委內瑞拉因為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儲量,曾是拉丁美洲最富庶的國家,靠著出口石油溫飽全國人民,不過 2014 年國際油價大跌,加上政府貪腐無能,讓通膨狀況惡化到失控的地步。今年 7 月通貨膨脹率高達 82,700%,當地買一卷衛生紙要 260 萬玻利瓦(約新台幣 12 元)、1 公斤紅蘿蔔要 300 萬玻利瓦(約新台幣 13.8 元),隨便買一些日常用品,就必須扛著多捆鈔票出門。

▲ 一隻 2.4 公斤的雞要價 1,460 萬玻利瓦,約 2.22 美元。這是低收入社區的非正規市場價格。

7 月才躲過無人機暗殺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去年底為了改善通膨問題想出奇招,宣布發行以石油為儲備的政府密碼貨幣「石油幣」,目的除了幫助政府度過經濟危機,也能繞過美國政府向委內瑞拉祭出的經濟制裁。石油幣今年 2 月開放預售,馬杜羅表示 1 億枚、價值約 600 億美元的石油幣目前都已售出,這也是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發行,並以自然資源為擔保的加密貨幣。

為搶救國家通膨危機,馬杜羅又有新點子,本週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國家貨幣「主權玻利瓦」,取代不斷貶值的玻利瓦。主權玻利瓦將與石油幣掛勾,而石油幣以石油儲備為存底,石油幣將成為國家的記帳單位,也就是說,貨幣的波動都跟石油價格有關。貨幣轉換過渡期內,新舊兩款貨幣會雙軌流通,兌換率是 1:10 萬,也因此讓玻利瓦大貶 96%。

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政府都將貨幣與美元掛勾,美元則與黃金掛勾,因此各國的貨幣都是有黃金或美元存底為支撐基礎。然而,就現有貨幣大幅貶值的做法,應該是無法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馬杜羅更宣布 9 月將最低工資提高 3,000%,這已經是馬杜羅今年內第五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可是隨著貨幣貶值,調高後的基本工資換算下來,金額也不過 30 美元(約新台幣 900 元)而已。

改革即興創作,馬杜羅曾喊設立「加密貨幣礦場」

由於嚴重的通膨危機,過去一段時間委內瑞拉民眾大量購買比特幣(bitcoin)避險,從今年 6 月起,委國比特幣每週交易量上升了一倍之多。

馬杜羅在加密貨幣領域更是動作頻頻,今年 3 月他曾公開表示,石油幣在預售期間創造超過 50 億美元銷售額,且得到超過 186,000 次認證採購,並自豪地表示,這代表全球第一個以自然能源為基礎發行的國家級加密貨幣大成功。

馬杜羅因此加碼,喊出要建立加密貨幣挖礦項目計畫,推出「密碼貨幣礦場」,鼓勵國人在各地廣開礦場,目標吸引 100 萬名大學生、失業人士、單親媽媽、遊民投入挖礦相關行業,以此拯救國家經濟。

委內瑞拉當地最大商會批評馬杜羅的經濟改革政策根本是「即興創作」,讓新貨幣與石油幣掛勾根本是天大的錯誤,只會讓國家經濟陷入更危險的困境,無法解決核心問題,只會進一步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約翰霍普斯金大學教授漢克(Johns Hanke)在 Twitter 寫下:「將新玻利瓦與石油幣掛勾是一場騙局,只是換湯不換藥。」事實上,在馬杜羅政府的帶領下,經濟政策根本沒有任何更改或調整,發行新貨幣、讓貨幣貶值,實質意義並不大,也無助扭轉經濟困境。

經濟前景不明,大量民眾湧向鄰國

政府錯誤的決策,直接影響到一般市井小民,馬杜羅宣布發行新國家貨幣「主權玻利瓦」後,許多民眾因擔心經濟前景不明,紛紛湧入商店搶購糧食及日用品,導致當地商店人滿為患。

▲ 因擔心國家經濟陷入混亂,今年 2 月開始陸續有委內瑞拉人開始逃往祕魯、厄瓜多、智利等鄰近國家。

事實上,因為擔心國家經濟陷入混亂,今年 2 月起陸續有委內瑞拉人開始逃往祕魯、厄瓜多、智利、巴西等鄰近國家,本月初,湧入祕魯的單日人數創下 5,100 名新高,更有民眾在巴西邊境搶劫商家,然而巴西政府表示會照顧難民以及移民,不會將關閉邊境。

委國許多民眾並不清楚新的「主權玻利瓦」是什麼,以及石油幣跟舊鈔玻利瓦三者之間的關係,更不了解彼此取代的方法,只知道貨幣貶值一倍,馬杜羅的新政,正敲響該國經濟警鐘。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