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將死無葬身之地」之語驚醒 36 歲股市大戶收手,20 年後身家翻 40 倍至 5 億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7 日 7:45 | 分類 證券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你將死無葬身之地」之語驚醒 36 歲股市大戶收手,20 年後身家翻 40 倍至 5 億元


每個人都渴望富足,富足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富足?

猶太人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民族,雖然僅占全球總人口的 0.2%,但《富比士》400 大富豪榜卻占 20% 以上比重。猶太人定義的富足,或許有一些參考價值。

廣為流傳的《猶太人致富金律》,談到通往伊甸園,即富足人生有四個路徑匯集而成:財富、力量、智慧與被尊重,其實這也是人要獲得滿足而行動的主要四個動機。

說來簡單,其實這條路並不好走,單單富足人生中的一個「財富」元素,就可能要花 30 年時間才能體會其中奧義。

股市大戶林適中
50 萬到 5 億元的財富修煉之路

億元股市大戶林適中,股票投資致富之路,從 50 萬元到如今 5 億元的成就,花了 34 年時間才達到。

林適中拉過保險、賣過便當、賣過房子,業績還可以,但總是與上司、同事處不好,一直換工作。林適中母親看他沒定性,央求做股票投資多年的林爸爸能教教他,或許在股市賺了些錢,可存些開店做生意的本錢。

林適中說:「父親帶我學投資時,給我厚厚一本張松齡著作《股票操作學》,並在我股票戶頭存入 50 萬元,跟我叮嚀,多一分研究多一分勝算,叫我邊學邊做。」

「那本書有 400~500 頁,我看了第 17 頁就沒看了,但 50 萬元的本金,不到幾個星期就翻到了 70 多萬元。我當時想,才看 17 頁就賺那麼多,後面不必看了!」林適中回憶說。

「但問題是,每次部位到達數百萬元時,我總是守不住,下次震盪又吐了大部分回去。我問父親,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省話一哥的父親總是說:「是你太貪心了!」

1994 年,林適中的父親因腦中風過世,帶給他相當大的打擊。「當時行情陷入整理,我自己的狀況也不好,股票淨部位剩下約 100 萬元。」

從電子股重新出發
戒掉融資,崩盤時保住戰果

林適中終究無法忘情股市的呼喚,帶著原本僅剩的 100 萬元,以及父親過世後留給他的 100 萬元,總計 200 萬元準備在股市拚搏一次。

重新入市的 1995 年,正值電子業起飛,林適中把銀彈集中在電子股上頭。1995 年,台股從 5,000 多點急漲到 1997 年的 10,000 點,林適中透過融資與丙種墊款把槓桿開到最大,200 萬元本金操作到 3,000 萬元部位,不過 2 年多時間,淨部位超過 1,000 多萬元。

因為個人的每日成交量極大,他下單的券商甚至給了他一間 VIP 操盤室,當時 36 歲的他已具有「中實戶」之勢。

「有一天,證券專業媒體《鑫報》記者劉仁天到 VIP 室找我,我正忙著下單沒空理他,他就翻我桌上的資料,當時我覺得這個人很沒禮貌。」他回憶說道。

「收盤後,劉仁天找我出去抽菸,劈頭就對我咆哮。」他說:「借丙種又做融資,不怕以後死無葬身之地。」劉大哥那句話,在林適中腦中嗡嗡作響,「我拉大槓桿時,只想著漲多少時會賺多少,沒想著跌下來會賠多少,他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那時股票正處於多頭,林適中收起貪念縮小槓桿。1997 年,他的淨部位來到 2,000 多萬元。爾後歷經 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與 2001 年網通泡沫,部位又回到 1,200 多萬元。「雖然有起有落,但如果沒戒掉墊丙與槓桿,那兩次大震盪,我要嘛破產,要嘛像以前一樣回到 50 萬或 100 萬元本金。」

中菲行經驗
找到自己的投資屬性與節奏

2004 年入市的中菲行,是林適中投資生涯中關鍵的一役。中菲行是兩岸海空運承攬的老牌龍頭企業,當時他認為,隨著兩岸經貿交流頻繁,營運重心在兩岸貨運市場的中菲行可望長期受惠。於是,他在中菲行 16~20 元時建立數千張部位,甚至以大股東身分進入董事會,持股達兩年後陸續出清,獲利一倍。

林適中說,個性使然,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數十年的那種長期投資法並不適合他。「2~3 年的節奏較適合我,這也是我現在投資目標都設定在找 3 年能賺一倍的標的!」

猶太人有句名言:「上帝不跟你玩骰子的,你心愈窮,愈沒人幫你。」因此,學習預測未來,而不是「猜測」未來,是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從試著了解世事的因果關係,培養預測自己未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預測未來要把自我意識縮到最小,以客觀的數據做判斷推測,才能提高預測精準度。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