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玩真的?繼台裔學者吳修銘,拜登再提名這位女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7 日 11: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反壟斷玩真的?繼台裔學者吳修銘,拜登再提名這位女將


反壟斷浪潮不斷!美澳中等各國政府針對科技巨頭,相繼祭出「反壟斷法」。先前白宮宣布台裔法學教授吳修銘(首圖右)出任拜登特助,22 日再度提名反壟斷大將、哥大法學教授麗娜汗(首圖左)。

「不再當科技巨頭的安全港(safe harbor)!」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 2 月份的 G20 峰會強調。也就是說,美國政府不再允許美國企業可選擇不在境外納稅,且未來將重返數位關稅協議。

且從去年 10 月開始,美國司法部以「濫用全球最大搜尋引擎的優勢壟斷市場」為由,控告字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 Google。這更是繼微軟壟斷案後,20 年來美國最重大的反托拉斯(Antitrust)案。

(Source:Unsplash

同年 12 月,48 位州檢察長指控 Facebook 併購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兩起交易案不合法,未來甚至恐面臨拆分的命運。而亞馬遜和蘋果的反壟斷相關調查也正如火如荼進行。

而歐盟執委會正對科技巨頭 Apple 展開反壟斷調查。根據先前《路透社》報導指出,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控訴蘋果透過不公平手段,推廣自家音樂服務,像是對 App 開發商抽取 30% 佣金。

吳修銘之後,反壟斷再添大將「麗娜汗」

繼台裔法學教授吳修銘(Tim Wu)後,美國總統拜登再度提名反壟斷大將、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麗娜汗(Lina Khan)。若順利得到參議院批准,現年 32 歲的她,將成為最年輕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成員。

她的就任將成為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惡夢?麗娜汗曾在 2017 年,發表《亞馬遜的反托拉斯悖論》(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的論文。直指當我們思考關於哪些可被視為壟斷行為,並沒有跟上現代企業的運作方式,尤其是科技業。

「現代化的反壟斷法,必須從宏觀角度審視市場力量,而非一味研究價格和結果等傳統措施!」麗娜汗強調。並補充說道,要衡量 21 世紀市場(尤其是線上平台)的競爭,需要分析市場的底層結構和動態。且並非將競爭局限在狹隘的結果,而是要研究競爭過程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麗娜汗在論文中強調「反壟斷法必須要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評估像亞馬遜等平台。當亞馬遜幾乎是整個市場的守門人,可以從事掠奪性定價的做法時,似乎是透過壓低價格,使消費者受益。實際上,卻是在扼殺可進一步創新的競爭對手。」

(Source:Unsplash

過去麗娜汗也曾參與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托拉斯小組的工作。在去年 10 月由該小組主席、民主黨眾議員西西里尼(David Cicilline)帶領下發布長達 450 頁的報告。報告詳細說明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並為反壟斷改革奠定基礎,並預計未來改革會削弱科技巨頭的增長。

本月初,白宮也宣布現年 49 歲的台裔哥大法學教授吳修銘(Tim Wu)將加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擔任總統科技與競爭政策特別助理。他也是首位提倡「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其認為網路服務企業應採取中立態度,不得審查網路內容或透過控制連線,來影響使用者)的學者。

更為人熟知的是,他對科技巨頭壟斷的「鷹派」立場。近年來,吳修銘頻頻警告美國經濟恐被少數大企業所壟斷,更出版《巨頭的詛咒》一書中,積極爬梳反壟斷的法源歷史,以及過往重大壟斷案例是如何連帶影響整體經濟,並具體提供多種方法解決科技巨頭壟斷的問題。

科技巨頭難逃「拆分」命運?

然而,《Protocol》報導卻不看好吳修銘的出任。更認為拜登此舉是在激怒科技業及相關盟友。並補充說道吳修銘的工作充滿大膽的理想,卻忽略法律執行的現實面,以及拆分美國科技巨頭的潛在危害。

未來哥大法學教授吳修銘、麗娜汗又將如何化解科技巨頭壟斷的問題?過去吳修銘就曾主張對併購案審查、併購過程民主化,以及拆解巨頭等方式進行反壟斷改革。

鷹派立場的他主張「打破 Facebook 權力的最簡單方式,就是拆解 Facebook!」並補充拆解與阻止併購是反托拉斯計畫的歷史核心,不應過分迴避。主要由於目前不清楚這些公司在合併後,對社會帶來哪些效益。若未來重新將競爭關係帶入社群媒體中,也許會增進服務品質,像是更高程度的隱私權等。

而麗娜汗曾在論文提到法律對科技領域的局限性,預計未來將朝向修改反壟斷相關法律為優先。且根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眾議員西西里尼正著手推動《通訊端正法第 230 條》(為科技平台提供用戶發布內容的免責保護)的另項單獨法案。未來麗娜汗、吳修銘等大將的加入,會否帶給當前巨頭壟斷議題更好的解方?全球高度矚目。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哥倫比亞大學/Teachout/Wu for New Yor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