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還沒來,食品通膨還要忍兩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3 日 11:05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最糟糕的還沒來,食品通膨還要忍兩年


台灣今年至今食品通膨率飆破 5%,市場預期食品上漲風暴還沒結束,野村證券 (Nomura) 預計,全球食品成本變動影響亞洲的時間約六個月後,影響速度將加速,幾個月內亞洲食品價格還會上漲,又以新加坡、南韓和菲律賓漲幅最大。

野村證券報告指出,5 月除日本外的亞洲國家平均食品價格年增 5.9%,去年 12 月為 2.7%。主要是因為中國疫情封鎖、泰國豬瘟疫情,以及印度熱浪等問題加劇食品價格上漲幅度。亞洲食品價格在全球價格變動後六個月才會反應,因此今年亞洲還會看到食品價格繼續上漲。

報告點名一些國家將受最多影響,包括缺乏自然資源的新加坡。新加坡九成以上食品來自 170 多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對今年食品價格發出警告,預計全球食品價格上漲今年持續影響新加坡,下半年食品通膨將從現在 4.1% 翻倍至 8.2%。印度也迎接慘烈代價,原料成本上升,印度食品通膨率可能高達 9.1%

台灣今年前五個月食品成本飆升 5.8% 比鄰國快,因此台灣人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強烈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壓力。主計處報告顯示,食品成本占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25%,今年前五月增幅高於南韓 4.6%、泰國 4.5%、香港 3.8% 和新加坡 3.1%,相較美國上漲 8.6%、歐洲上漲 6.1%

但台灣整體物價上漲幅度相對溫和主要是政府干預。台灣通膨率僅上升 3.04%,低於泰國 5.2%、新加坡 4.18% 和南韓 4.3%。政府已要求台灣中油和台電不准漲價,並減免進口石油、糧食和原材料關稅。對比美國非食品成本飆升 44.2%,歐盟飆升 30%,泰國上漲 30.4%,南韓上漲 26.6%,新加坡上漲 24.9%,日本為 19.7%,台灣非食品成本相對可承受。但消費者對通膨的看法受食品等經常購買的必需品強烈影響,可能導致更高通貨膨脹預期。野村證券表示,印尼和菲律賓被迫提高最低工資,以應付通貨膨脹。

現在通貨膨脹從穀物和食用油蔓延到肉類、加工食品甚至外出用餐等。由於種植新鮮農產品至少需一年收成,其他國家無法迅速填補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空白,因此即使戰爭結束,食品價格也不會立即恢復戰前價格。亞洲開發銀行 (ADB) 表示,短期內糧食短缺將持續,甚至可能到明年或後年。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報告稱,預計今年食品價格將上漲約 20%2023 年回落。但食品價格波動關鍵在投入成本,如果明年能源和化肥價格沒有如預期緩和,食品價格還是會面臨上漲壓力。野村警告,如果各國尋找小麥替代品大增,下一個受影響的就是稻米。

(首圖來源:Flickr/Donald Wes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