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投資成顯學!但為何經濟學人說,這三個字救不了地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31 日 1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ESG 投資成顯學!但為何經濟學人說,這三個字救不了地球?


氣候變遷的惡果,已經明顯嚴重到無法忽視,也因此在全球吹起永續風潮,讓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成為顯學。

不過,《經濟學人》7月21日出刊的最新封面,卻重砲批評:「這三個字救不了地球!」

現實是,人類面臨的浩劫越來越嚴峻。炎熱酷暑報到,台灣迎來「類熱浪」,高溫衝上40度。在全球各處,人類同樣遇上前所未見的暖化災情──格陵蘭3天的融冰水量,足以填滿720萬個奧運規格泳池。

很難想像,歐洲竟然因為熱浪,導致上千人死亡。諾亞方舟真實上演,只是這次動物不是因為洪水被迫撤離,而是野火。今年最震憾世人的,無疑是英國迎來氣象史創紀錄高溫,可是人類無所應變,只能用原始方法幫事物降溫,像是把倫敦火車軌道塗成白色,或把漢默史密斯橋包上銀箔。

但,《經濟學人》指出,雖然ESG的起源立意良善,卻存有三大基本問題。

第一,它把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各種目標混為一談,當必須做出取捨時,沒有為投資人與企業提供一致指引。

例如,在企業治理上,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特斯拉(Tesla)惡名昭彰;但在環境上,卻是引領電動車潮流普及化的最大功臣。

又或者,雖然關閉煤礦公司能減少碳排,卻斷了員工賴以為生的經濟來源;想要廣建風力發電廠,很難避免不傷害當地生態。

ESG一詞最早可回溯到2004年,認為投資人不該只檢視企業的商業表現,也應該根據環境、社會與治理上的所作所為,加以評判。

由於政府制定法規過程,經常陷入僵局,因此企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期待他們協助解決社會問題,以及服務利害關係人,而不僅限於股東。

現實卻是,明明環境與社會之間,就存在各種利益衝突,單一施策也討好不了所有利害關係人。但ESG的統稱,卻給了大眾美好妄想,彷彿這些問題都能輕易被解決、甚至不存在。

第二,它的激勵措施不夠直接,美名無法變現。但ESG聲稱,良善行為將為企業與投資人帶來更多獲利。

但實際上,如果願意忍受社會污名,把污染等成本外部化、不直接承擔,其實更有利可圖。因此,美德是否必能提升財務表現,備受質疑。

而這種宣稱,卻帶動ESG投資趨勢快速發展,政府機關與私營企業總把這三個字掛在嘴邊。迄今,投資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有高達逾三分之一涵蓋ESG成分,規模約達35兆美元(約新台幣1,050兆元)。

可是,這不僅沒有大力改善氣候變遷,反而成為炒作與爭議的代名詞。政客互相指責,企業被批評利用「漂綠」(greenwashing)欺騙客戶,從高盛到德意志銀行都面臨監管調查。

第三,ESG評鑑指標充滿矛盾,容易流於黑箱作業。

評估信用違約風險的信用評等,即使出自不同信評機構,答案幾乎100%相同。相較之下,ESG評比的分數,卻會因評比機構不同而大相徑庭。

甚至企業只要把排碳資產出售轉嫁給買方,即使製造污染的資產繼續運作,仍能提高ESG分數。

要如何改善前述種種缺陷?《經濟學人》建議,其實不難,就是把ESG三個字母拆開並簡化,因為目標愈多,愈難擊中靶心。

尤其,S(社會)沒有統一固定模板;至於G(公司治理),也因管理藝術百百種,每個小細節無法用勾選確認。

例如在當前動盪、去中心化的經濟時代,每個企業為了追求長期利潤,會做出不同社會決定,例如有雇主用年輕價值觀留住員工,有些則宣布裁員。像是英國雖然要求上市公司揭露詳細治理準則,可是平均表現仍慘淡。

因此即使不夠,但最好的辦法是只專注在第一個字E,而且它不代表「環境」,而是「碳排」(Emissions)。這是因為,環境一詞泛指生態多樣性、水資源稀缺等,但當前最嚴峻的危機,是溫室氣體排放。

投資人與監管者,現在正致力推動更統一且一致的企業碳排揭露準則。如果資訊揭露標準化,就愈容易評估誰是碳排大戶、誰是減碳排小尖兵,也便於基金經理和銀行追蹤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確認各企業是不是真的有努力減少碳足跡。

清楚、正確的資訊,真的就能助攻這場抗暖化戰役!對普羅大眾而言,能了解究竟何因素釀成暖化危機,即使要花更多錢,但更多人願意成為利他消費者。

對企業而言,就算逃的了現在,也逃不了一世。因為在投資人、監管者更加嚴格督促下,企業將必須反思、重新調整商模,以因應碳排限制規則。

然而,《經濟學人》最後呼籲,這不代表政府能置身事外,反而必須採取更嚴格行動。

真正可以救地球的,除了政府實際作為,還有清楚、一致的資訊揭露,而不只是高喊浮誇、膚淺的永續縮寫而已。

(譯者:邱韞蓁;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