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筆電大廠微星 2020 年 EPS 挑戰 8 元,長期卻有產業隱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07 日 8:00 | 分類 筆記型電腦 , 財經 , 電子娛樂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電競筆電大廠微星 2020 年 EPS 挑戰 8 元,長期卻有產業隱憂


過去幾年電競大廠微星是市場非常熱門的公司,從法人到散戶投資人都對這家公司展現出濃厚興趣,一方面是因為過去 5 年優異的經營表現,另一方面是電競成為年輕人時下娛樂,微星股價自然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然而 2019 年開始,微星股價就像熄火,在台股頻創新高的同時,卻只從年初 77 元上漲到 88 元,表現相對弱勢許多。

(作者提醒:本文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主機板起家的微星

微星科技 MSI 成立於 1986 年,由徐祥、游賢能、黃金請、盧琪隆、林文通 5 位工程師創辦(5 人至今仍為大股東),早年主要從事主機板生產製造,於 1996 年完成公發,1998 年掛牌上市,並在上市前後於中和大規模擴張主機板產能,與許多老牌電子公司相同,1990 年代搭上 PC 產業成長列車,1997~2001 年,短短 5 年裡,營收就從 48.16 億增長到 397.73 億,稅後淨利也從 4.23 億擴張為 38.35 億。當年主機板宛如暴利產業,SMT 機台買來就能產生營收與獲利,相關廠商無不吃香喝辣,微星股價也在 2000 年創下 280 元高價。

(Source:作者整理)

主機板陷入殺價戰

台灣的電子產業通常會陷入一個循環,即一開始藍海市場時,進入廠商還不多,先行者只要買來機台就能印出鈔票,再配合對未來需求展望,股價往往高達數百元,也因為太過好賺,舊有廠商或是新進者大膽擴充產能,不用幾年光景,供過於求就成為產業的常態,主機板產業在 2001 年後也進入了類似的循環,由於筆記型電腦的興起,市場對桌上型電腦的需求趨緩,擴充的產能又一一開出,主機板陷入殺價競爭,微星獲利也急速縮水,到了 2004 年稅後淨利竟然只有 4.49 億。

小筆電興起

相對於微星獲利狀況惡化,身為主機板最大廠的華碩因為提早投入筆電品牌的經營,反而沒有受到主機板惡性競爭的衝擊,2007 年,華碩推出 Eee PC 小筆電,頭一年廣受消費者歡迎,年獲利衝上 276 億,一直在筆電市場找不到定位的微星,也趁勢推出自己的小筆電,銷量竟也跟著爆發,營收從 700 億衝上 900 億,股價從 15 元低谷漲回到 30 元以上。

iPad 推出,小筆電退燒

2009 年,金融海嘯剛過去,筆電廠商無不卯足全力備貨,要將 2008 年少賺的利潤在 2009 年底一次賺回,沒想到過多廠商推出小筆電讓市場再度陷入殺價競爭,加上 2010 年蘋果推出 iPad,嚴重衝擊原本小筆電鎖定的客戶群,筆電市場經歷宛如海嘯般的大震撼,2011 年 8 月,微星股價再度回落到金融海嘯的 10 元價位,市場都在關注 iPhone、iPad 的同時,只剩下主機板與顯示卡業務支撐營收的微星,成為被市場遺忘的一支股票,但也是在此時,微星開始改變公司的產品結構。

(Source:作者整理)

成為電競筆電領導者

2010 年傳統筆電市場遭遇到致命打擊,微星開始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由於公司的產品在終端市場──DIY 桌機組裝市場,大多是以電腦遊戲玩家為主要消費者,微星自己內部許多工程師本身也是重度遊戲玩家,在內部員工的提案下,公司開始開發電競筆電,同時透過贊助電競比賽,慢慢提高 MSI 品牌在玩家社群間的能見度,2014~2017 年,電競市場爆發,微星憑藉著過去在玩家間打下的品牌知名度,以及顯明的紅龍標誌和一致的設計風格,拉開與對手的差距,2018 年營收達到 1,185 億,獲利 60.41 億,電競筆電市占達到 19%,成為市占率最高的電競品牌。

(Source:籌碼 K 線)

目前營收分為 4 大部門

微星營收目前分為筆電(主要是電競筆電)、主機板、顯示卡及其他(電競周邊商品或整機式桌機),其中筆電部門受惠電競筆電崛起,占比 63%,顯示卡則在近年遊戲玩家每年更換顯示卡的風氣帶動下,取代主機板成為公司第二大支柱,占比 19%。

(Source:微星科技、永豐金證券)

2017 年底挖礦潮

微星股價在 2018 年站上 131 元,除了電競筆電爆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虛擬貨幣挖礦熱潮,顯示卡被不少挖礦玩家搶購一空,遊戲玩家要到各大通路購買顯示卡都一卡難求,2017 年底的高階顯卡是輝達的 GTX10 系列,該系列在 2016 年中發表,頂級的 1080 售價落在新台幣 18,000 元,1070 則落在新台幣 13,000 元,結果在挖礦熱潮的推升下,2017 年底二手的 1070 系列竟然可以賣到 17,000,此外,該系列在挖礦潮前,就因為優秀的效能表現,加上低於前代 GTX 900 系列的價格,在玩家市場(無論是顯示卡或是裝備該系列顯卡的電競筆電)得到不錯的銷量,在遊戲及挖礦兩大需求加持下,市場看好 2018 年底微星股價能在輝達下一代顯示晶片發布後再創高峰。

反映冷淡的 RTX 系列

2018 年 Q3 輝達發表 RTX 系列,在玩家市場主打光影追蹤(Ray tracing)技術。號稱強大的運算能力,可以讓遊戲畫面真實反映光線的折射、反射,但售價卻大幅提升,前一代 GTX1080 售價 18,000,到了 RTX2080 售價竟高達 28,000 元,且不少玩家反映,遊戲畫面有沒有光影追蹤實在看不出太大的差別,加上 2018 年底挖礦熱潮已隨著比特幣價格崩盤結束,二手顯示卡市場充斥著一堆從礦場被淘汰下來的礦卡,不少玩家直接到二手市場購買淘汰下來的 GTX10 系列顯示卡,結果微星雖然在 GTX10 系列電競筆電穩住陣腳,但顯示卡 DIY 市場及 RTX20 電競筆電市場卻銷量不振,造成微星股價在 2018Q4 重挫至 60~80 元震盪,無法回到 2018 年初的百元價位,2019 年上半年業績甚至打破以往不斷年增的趨勢,出現年減 7.4% 的反常現象,EPS 也從 2018 年上半年 4.56 元降至 2019 年上半年的 3.03 元。

(Source:微星

2020 年展望樂觀

微星在 2019 年 8 月推出目標客群為創作者的創作者筆電,並於 Q3 開始鋪貨,加上 RTX 顯示卡降價後需求漸漸回溫,營收從 8 月開始至 11 月回到百億元水準,也讓 Q3 營收、獲利重回年增趨勢,雖然市場預期 12 月鋪貨潮結束後營收將明顯回落,且 12 月台幣大幅升值,可能衝擊到公司 Q4 的獲利水準,但整體來說,營運已慢慢走出礦災及 RTX 的低迷銷量衝擊。

(Source:作者整理)

AMD 與輝達新卡助攻

AMD 今年投靠台積電 7 奈米製程後,市場對 AMD Ryzen 系列 CPU 需求大增,AMD 市占率大幅提升,在多個國家零售市場,都傳出 AMD 零售市占率趕上英特爾(Intel)的消息,針對這個趨勢,微星 2020 年將堆出多款支援 AMD 的主機板與筆電,期望能搭上 AMD 順風車一起衝高銷售量,此外,市場預期輝達 nVidia 在 RTX20 系列遭遇到慘敗後,2020Q3 推出的新一代顯卡,在價格及效能提升上將讓玩家更有感,加上過去購買 GTX10 系列的玩家也將迎來換卡潮,兩相搭配下,有望刺激高階顯示卡及電競筆電的需求。

5G 的長期隱憂

雖然微星 2020 年的展望樂觀,但該公司卻有一個長期隱憂──5G 時代的到來,隨著網速越來越快,相關產業也開始出現改變,最早人們會將音樂存到某些硬體裡面(大多是 CD),接著才收聽音樂,之後網速變快,串流音樂興起,串流音樂平台成為顯學,於是傳統唱片業者變成夕陽產業,就算沒倒也苟延殘喘;原本人們會去百視達這一類的 DVD 出租店租片,回家後再用 DVD 播放器播放,隨著 4G 時代到來,Netflix 這一類串流影音平台崛起,於是百視達倒了,DVD 播放器製造商被迫轉型。遊戲產業也遇到類似問題,過去消費者會購買實體遊戲片,回家後再把遊戲灌到電腦或遊戲機裡面,數位下載興起後,消費者變成到網路商店下載遊戲,美國實體遊戲片巨頭 Gamestop 倒下了,股價從 40 元跌到剩 5 元,網路遊戲商城 Steam 及 PSN 線上商店則在 Gamestop 之後崛起。

(Source:Shutterstock)

串流遊戲興起

那麼當網速夠快,快到玩家只要將網路連到雲端機房就可以玩遊戲時,會對遊戲產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Google 在 2019 年 3 月發表了 Google Stadia 串流遊戲服務,在發表會現場,不需要高規的硬體設備,只要裝上了 Google 的串流遊戲軟體,就可以體驗超高畫質的刺客教條遊戲,當然這必須在極快的網速下才能享有流暢度,但 5G 時代的到來,搭配 Google 這些網路巨頭對串流遊戲的躍躍欲試,似乎已經對電競硬體廠商敲響了警鐘。

訂閱費定價是關鍵

對此,微星認為雲端串流雖然可能是趨勢,但不會構成威脅,一般消費者購買一張售價 13,000 的顯示卡,或是一台要價 4 萬元的電競筆電,大多會使用 2 年以上才換機,平均下來,一張顯示卡一個月大約攤銷 500 元,筆電 1,600 元,如果訂閱費是一個月 999 元或是 1,999 元,訂閱制對消費者來說並不划算,加上未來畫質朝向 4K、8K 發展,5G 網路根本不夠用,實在不需要過度擔心,然而無論是唱片業者、DVD 業者甚至是實體遊戲片業者,過去也曾發表過類似的言論,當問題從會不會發生,變成什麼時候發生時,微星如果要回到 2017 年底 20 倍的本益比,勢必要提出一個能夠因應串流遊戲的長期解決辦法。

籌碼分析

微星股價在 2019 年 6 月底有一波急漲,從時間點判斷,當時應該是被投信鎖定為做帳標的,下半年加權指數飆漲 2,000 點,微星股價卻不動如山,近期隨著外資買盤回攏,股價在 12 月初突破月線,微星營運在 2020 看好,長期卻與 2019 年最火爆的 5G 題材背道而馳,可能是讓土洋法人都不敢放手大買的原因之一。

(Source:籌碼 K 線)

法人看法

雖然外資投信沒有捧場微星的股價,但法人圈研究員卻非常看好微星 2020 年的獲利能力,過去 60 日共有 9 家券商出具報告,平均目標價落在 97 元,幾乎每一家都對 2020 年 EPS 給出 8 元以上的預估,以目前股價來看,本益比只有 11 倍。

(Source:籌碼 K 線)

歷年股息政策

微星在股價低迷的 2012 年及 2013 年,就已經是投資人眼中的高殖利率股,隨著公司過去幾年獲利提升,配息金額也逐步調升,從 2012 年的配息 1.1 元,到 2018 年配息 5 元,平均現金殖利率 6.05%,9 家法人對 2019 年 EPS 平均預估落在 7.31 元,用 7 年平均配息率 83.42% 計算,配息金額可能落在 5~6 元,如果取 6 元,88 元殖利率大約是 6.81%。

(Source:作者整理)

快速結論

最後整理出本文重點如下:

  • 微星 1998 年上市,一掛牌就搭上主機板風口,5 年業績翻了 8 倍。
  • 2001 年之後主機板市場變成紅海,但微星在 2007 年靠小筆電營運回升。
  • 小筆電風光 2 年就遭遇到 iPad,微星股價跌到剩 10 元。
  • 公司長期耕耘電競市場,2014~2018 年大翻身成為電競筆電領導者。
  • 2018 遇到挖礦泡沫破裂加上 RTX 系列顯卡訂價過高,消費者反應冷淡,股價從百元重挫至 60 元。
  • 2020 年有望靠 AMD 及輝達新 GPU 加持,重回成長軌道,多家法人預估 EPS 有望挑戰 8 元。
  • 5G 時代,串流遊戲浮出檯面,對電競硬體廠商敲響了警鐘,微星如果要回到 2017 年底 20 倍的本益比,勢必要提出一個能夠因應串流遊戲的長期解決辦法。
  • 如果不考慮長期產業利空,股價 88 元推估本益比 11 倍,殖利率 6.81%。

(本文由 股市小 P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微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