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貿易倡議談判在即,學者:安全民主考量更勝關稅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17 日 17:15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美貿易倡議談判在即,學者:安全民主考量更勝關稅


台美近日將啟動 21 世紀貿易倡議談判,學者表示,這倡議是拜登政府雙邊方案最佳層級;同時經貿聯盟組成基礎不再是關稅高低,安全、民主與市場經濟是最重要考量,符合台灣優勢與利益。

中華經濟研究院「2022年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研討會」今天登場,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專題演講談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真實意義,與未來兩國經濟合作展望。

顏慧欣指出,現在台灣跟美國關係不可同日而語,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灣在美國心中地位的轉捩點,且從拜登政府與歐盟、英國的互動,可看出美方先不尋求FTA,但用其他方式維持雙邊貿易熱度,類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她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拜登政府在雙邊架構下最佳方案,涉及內容與美國和歐盟、英國正在談的「美歐貿易與科技委員會」(TTC)、「未來跨大西洋貿易對話」大致雷同。

長遠來說,顏慧欣認為,21世紀貿易倡議當然可看作台美完成FTA(自由貿易協定)或BTA(雙邊貿易協定)的前奏曲;台灣雖不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但倡議加上現在兩國既有夥伴對話、投資合作架構,整個構築起來相當於IPEF。

她表示,台灣有機會透過台美的新互動模式,嫁接未來加入IPEF的基礎。

展望未來台美經濟未來合作,顏慧欣指出,首先得看美國關心的三大主軸,即經濟安全及戰略自主性、與中國進行戰略性競爭,和推動新國際貿易規則。

經濟安全及戰略自主性,她表示,美國在意製造業本土能量不足,同時不排除尋求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新聯盟,在此之下,台灣可以分享供應鏈上下游資訊,共同研發、挹注人才培訓。

不過她強調,台灣保護尖端技術也要到位,接下來面對的世界,可能是兩套系統、涇渭分明,台灣不論站美國還是中國陣營,防火牆都要建好,避免人才外流。

攤開拜登10大供應鏈檢討與美國基建法案,顏慧欣指出,可看到台美關切的產業領域,如半導體製造和先進封裝等很多相同,有共同利益與目標下,已然建立繼續推動產業合作的基礎。

開發商機之際,顏慧欣表示,美國已推動扶植產業法案,台灣政府要確保台灣業者與產品受到公平待遇,避免半導體民族主義發酵。

顏慧欣總結,現在各方對中國反感度益發明確,經貿聯盟的基礎不再是強調關稅高低,安全、民主、市場經濟才是最重要考量,台灣要掌握契機;台灣也可運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與其他重要夥伴推動「迷你21世紀倡議」。

(作者:張璦;首圖來源:shutterstock)